• 宝城期货
  • 2023.10.20

交易之路|第17期:大部分亏损的期货交易者,都是因为没做到这5点!

进行期货买卖,克服交易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重要。如果在交易之前能够制订一份详细的交易计划是很有好处的。

在期货交易者中,绝大多数在入市前都没有制定计划。有的凭经验临时决断,有的凭直觉入市,还有的依据传闻入市,甚至有人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入市,只是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入了市。

有时候,制订交易计划者不一定盈利,没有交易计划的交易者也不一定亏钱。比如,一些短线或超短线交易者,凭借着丰富的看盘经验和交易经验在市场中赚取了不少钱,要他们事先制订详细的交易计划是不现实的。

制订交易计划的好处是:

· 迫使自己在入市之前对行情的过去、现在进行完整的了解,并评估未来的可能性,确定是否值得入市,入市应该是什么方向,从而避免盲目入市;

· 迫使交易者考虑入市的头寸大小及占用资金比例问题,从而避免承受过大的风险;

· 迫使交易者考虑未来行情的各种可能性及应对措施,从而避免在日后应对失措。

应该说,这些好处,对于交易者提高理性投资意识,提高交易水平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对于期货市场的新手,更应该提倡。

一套完整的交易计划应该包含以下5个要素:

1、当前市况研判

市况研判不仅需要对历史情况有清晰的理解,还需要对目前影响市况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估。系统性要求不能忽略重大因素,而客观性则要求分析时不带主观倾向。比如,分析利多因素时不忽略利空消息的潜在作用,列出看跌信号时也要考虑到那些支持上涨的理由。

2、确定是否入市,以什么策略入市

如果对后市的判断不明,或认为入市后获利的机会不大,则很可能得出“暂不入市,静观其变”的结论。如果认为后市有机会甚至有较大的机会则应考虑入市。比如,认为后市可能在一定区域内震荡,则考虑小单量做做短差交易;认为后市有较大的单边市,则采取单边入市策略。

3、入市头寸的数量与资金管理

确定入市数量的多少,与投资者的资金数量及冒险风格有关,专家们给出的建议通常是不能超过资金量的 1/3。建仓步骤可以是一次建仓,也可以是分步建仓。在分步建仓的情况下,还可以制订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建仓的计划。

4、如何平仓(离场)

建仓以后,行情的走势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在对应的各种情况下,应该怎么进行平仓?如果出现不利局面时,如何止损,止损点设在何处?出现有利局面时,怎么平仓,怎么设置止盈点。所有这些都应列入计划

5、交易计划的合理性评估

评估某计划获胜的可能性有多大,可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计算出正常情况下的利润有多少?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赚多少?最严重情况下会亏多少?只有当预期利润大大超过预期亏损时,计划才是值得执行的。

当你做好以上准备,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

交易计划制订之后,应该贯彻执行。除非在执行之前,市场已有重大的突发性因素出现,否则不应轻易改变计划。

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不容易,坚持执行也不容易。

有的交易者,纸上谈兵很成功,带着一份事后看起来也非常好的计划书上阵,但一见盘中出现涨跌 (尽管这种涨跌在计划书中已经预计到了),就方寸大乱,随即陷入盘面之中追涨杀跌,不仅改变初衷,把以往的计划全部置于脑后,交易策略也因此变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止损忘了,止盈点也没有了。回头一看,还是亏多盈少,心态大坏。

还有的交易者,一开始计划做短线交易但在交易中,又不遵守短线交易的纪律,一有盈利就平仓,而将亏损单继续留下,时间一长,短线便成了长线,却又犯了长线交易中的大忌,这样做亏钱是肯定的了。

如果按原先计划行事,盈亏都能应付自如,即使亏损也属意料之中,心理上较容易接受。但如果“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么失败后自然心态上不平衡,情绪也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一错再错,最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临时改变主意,这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的表现。期货多空交战,某种意义上也是心理战。买卖过程中,只要不出现超出原定计划范围内的情况就应坚定不移地按计划办事。

【未完待续】

在本系列内容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期货投资中所潜藏的风险,并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为大家再现并揭示期货投资之路的坎坷与不易,希望能为初入期货市场或已经在期货投资之路上的投资者,带去一些帮助!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宝城期货投教基地!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整理转载自中期协“讲故事 学期货”金融国民教育系列丛书《如何进行期货交易》,仅作为投教学习使用。客户不应视本文章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文章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文章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文章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章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文章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文章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文章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官网图_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jpeg